第一节 不良贷款管理概谴
一、不良贷款的定义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或已经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贷款。
按照新的贷款五级分类标准,银行的不良贷款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按照财政部颁发的《银行会计制度》,银行的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和非应计贷款;按照我国传统的“一逾两呆”标准,银行的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
二、不良贷款的成因
不良资产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银行内部因素也有银行外部因素。具体来说如下:
1.内部的因素
影响不良贷款形成的银行内部因素主要有如下几项:
(1)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决策失误。国有商业银行缺乏严格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贷款管理体制不健全,风险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风险管理基础薄弱,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
(2)银行趋利目标。银行为了保持贷款的长期需求,实现其长远利益最大化目标,倾向于通过增加贷款来培养与客户的关系,采取激进的贷款策略,导致贷款数量扩张。
(3)困境银行特殊行为。困境银行的经营行为理论认为已损失全部或大部分资本的银行激励结构与正常银行不同,经营行为会发生变化,如高息揽存、发放高风险贷款、进行高风险投资等,再加上经营者或员工舞弊盗窃也会增多,从而加剧不良贷款风险。
(4)银行之间的竞争。银行在贷款市场展开竞争,促进利润下降,最后导致利润为零。贷款客户关系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贷款的质量,提高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发生率,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使得通过贷款获得的利润收益减少,削弱了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
2.外部的因素
影响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如下几项:
(1)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包括的内容较多,也比较复杂,比如宏观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周期和金融体系改革等。从宏观经济体制来说,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政府干预行为过于强大,使得改革成本大部分转移到银行,大部分银行贷款变成企业资本金或短借长用,由此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从宏观经济周期来说,金融风险的产生和积累归结为经济周期中,尤其是经济繁荣时期非理性和非均衡行为的结果,同时银行体系本身也存在着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在经济萧条时期,银行不良贷款便大量形成。
(2)社会融资结构。目前,我国金融体系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资本市场发展相对缓慢,银行贷款占全部融资的比重偏高,使得全社会的信用风险大部分集中到商业银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企业自有资金较为缺乏、效益较差,而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中小企业又难以从银行和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因此,失衡的社会融资结构也是形成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金融体制改革来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实际上是制度变迁的背景下,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一种制度低效率现象,它直接源于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特有的产权结构或资本结构的矛盾。由于产权不清,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缺乏基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直接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的产生。
(3)社会信用环境。在我国,社会的信用文化还比较缺失,信用制度也尚未完善,尤其是执法力度不强,使得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不强,再加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骗贷行为具有滋生的土壤,某些借款人从开始借款就没有想到偿还,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三、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
针对不良贷款产生的具体原因,银行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化解,以最大程度地保障银行自身的利益。具体处置方式如下:
1.现金清收
现金清收是指对于次级、可疑和损失类不良贷款,如果借款人还具有部分还款能力,或银行还能控制抵(质)押物,或保证人还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银行就应该尽量尝试通过贷款催收、申请支付令、处置抵(质)押物、依法诉讼追索等手段进行现金清收。
2.贷款重组
贷款重组是指在借款人经营管理出现问题、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等原因形成不良贷款时,通过银行进行更多的尽职调查,并在借款人和银行协商一致保持原有贷款合同的前提下,对还款期限、借款品种、借款利率、担保条件、借款主体等要素进行适当的合法重组,以改善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增强还款能力、降低信用风险,从而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有效防范借款人逃废债务。
3.以资抵债
以资抵债是指在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以货币资产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时,银行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与借款人和担保人签订以资抵债协议,以取得借款人的各种有效资产的合法处置权,从而抵偿贷款本息。
4.呆账核销
呆账核销是指在采取各种手段都无法回收不良贷款也无法进行补偿后,银行就要通过既定的程序和完善的手续对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或特别准备金进行核销处理。
已经核销的不良贷款还需要银行继续催收,对于收回已核销的呆账,未超过本金的部分,计入其他营业收入;超过本金的部分,包括收回相应表内应收利息和表外应收利息,计入利息收入。
对于以上四种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下面我们将分节进行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