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 本章同步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国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是( )。
A.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B.国内居民
C.常住居民
D.本国居民
2.( )是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再生产中投入资金的数量。
A.投资数量
B.投资总量
C.投资规模
D.投资范围
3.( )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起直接作用,进而对国内总需求产生影响。
A.再贴现率
B.同业拆借利率
C.回购利率
D.贷款利率
4.( )是国家按照有偿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政府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A.国家预算
B.国债
C.税收
D.财政补贴
5.( )是影响证券市场供给的最根本因素。
A.上市公司数量与收益状况
B.上市公司数量与经济效益状况
C.上市公司质量与收益状况
D.上市公司质量与经济效益状况
6.2007年2月27日,A股指数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下跌,跌幅超过( )。
A.9%
B.10%
C.7%
D.8%
7.( )是指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上市证券或者出借上市证券供其卖出,并收取担保物的经营活动。
A.大小非减持
B.证券买卖业务
C.融资融券业务
D.证券经营业务
8.( )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A.法定存款准备率
B.存款准备金率
C.超额准备金率
D.再贴现率
9.关于投资者和投机者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
A.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公司的分红,而投机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短期资本差价
B.投资者投资主要集中在市场上比较热点的行业和板块,投机者投资的领域相当广泛
C.投资者的行为风险小、收益相对小;投机者的行为往往追求高风险、高收益
D.投资者主要进行的是长期行为,如不发生基本面的变化,不会轻易卖出证券
10.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加强,利率特别是( )已经成为中央银行一项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A.基准利率
B.回购协议利率
C.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
D.债务票面利率
1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看法中,错误的是( )。
A.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
B.通货膨胀时期,所有价格和工资都按同一比率变动
C.通货膨胀有时能够使股价上升
D.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12.以下不属于税收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灵活性
D.固定性
13.在经济周期的某个时期,产出、价格、利率、就业不断上升,直至某个高峰,说明经济变动处于( )阶段。
A.繁荣
B.衰退
C.萧条
D.复苏
14.基本分析的缺点主要有( )。
A.预测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对短线投资者的指导作用比较弱;同时,预测的精确度相对较低
B.考虑问题的范围相对较窄
C.对市场长远的趋势不能进行有益的判断
D.预测的时间跨度太短
15.年通胀率低于10%的通货膨胀是( )通货膨胀。
A.温和的
B.严重的
C.恶性的
D.疯狂的
16.技术分析的优点是( )。
A.同市场接近考虑问题比较直接
B.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证券价格的基本走势
C.应用起来相对相对简单
D.进行证券买卖见效慢、获得利益的周期长
17.收入政策的总量目标着眼于近期的( )。
A.产业结构优化
B.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C.宏观经济总量平衡
D.国民收入公平分配
16.( )财政政策将使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证券市场将走弱。
A.紧缩性
B.扩张性
C.中性
D.弹性
17.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中央银行会采取( )货币政策以减少总需求。
A.松的
B.紧的
C.中性
D.弹性
18.国债的主要功能是( )。
A.调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格局
B.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
C.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
D.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二、多项选择题
1.总量是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状态的经济变量,包括两个方面( )。
A.个量的总和
B.变量的总和
C.平均量或比例量
D.总量的平均
2.以下属于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是( )。
A.生产法
B.收入法
C.支出法
D.要素分配法
3.下列关于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说法正确的是( )。
A.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
B.反映着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
C.资本项目一般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D.短期资本指即期付款的资本和合同规定借款期为1年或1年以下的资本
4.下列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B.其大小和增长速度反映了城乡居民与社会集团消费水平的高低
C.其大小和增长速度反映了居民消费意愿的强弱
D.社会消费品需求是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5.我国的国际储备主要由( )构成。
A.黄金储备
B.特别提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