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年终暗战:拔密钥也不能让存款流失
2013年12月31日,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正酣。
“皆大欢喜还是前功尽弃,今天见分晓。”吴闻(化名)说,“一切都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吴闻是某银行天津一个支行的副行长,分管零售和个贷业务。2013年最后一天,记者同他一道,捕捉最真实的金融基层生态。
时点存款并非越多越好
“不需要1000万,转600万过来。不要电汇,那边(银行)转成活期,然后直接到我们行刷POS机。”对吴闻而言,这一天的较量,从早上8:30的电话开始。电话另一端是王先生,独立投资人。按此前约定,王在2013年12月末预留出1000万元可支配资金,用于“冲时点”。
此次“投资”的收益包括两部分。第一,2013年12月31日转入600万元,2014年1月11日划走,一次性返点比例0.2%,返点收益12000元。第二,其间,600万元用于购买货币基金,考虑到T+1申购确认和T+2赎回到账,基金实际存续期7天,按0.01%日均收益预估,投资收益约4200元。两项合计,王先生总的投资收益约16200元。
“冲时点”是业内对基于存贷比考核要求而进行揽储行为的俗称。“过去三年,天津地区2013年12月31日的时点返点,一度高达0.3%-0.6%。”吴闻说,“今年,各行普遍下调了营销费用,已无法从礼品费、业务招待费中剥离出经费"冲时点"。支行长为保业绩自掏腰包买时点储蓄,更加精打细算,务求盈亏平衡。”
以吴闻所在行为例,每年3月,分行会下达信贷发放计划和利率执行规划,同时按发放计划匹配预算费用。2012年,零售信贷业务整体费率为1%。产品预算中,费率最高的是汽车消费贷款,仅0.3%;最低的质押留学贷款为0。
“2012年加权计算的产品费率不足0.12%,但综合费率是1%,差额部分通常用于礼品购买、客户回馈、销售激励等,2013年这块费用捉襟见肘。”吴闻叹息,“为避免一次性"冲时点",分行还决定在2013年12月31日和2014年1月10日两个时点,进行储蓄考核。”“600万元是一个博弈的结果。”吴说。
截至2013年12月31日零点,网点存款余额距分行考核目标相差540万元,考核有“不合格、合格、优秀、标兵”四种结果。“要避免不合格,那可能导致分行在次年调整我的职务,也造成团队今年颗粒无收。”吴闻说,“也要避免当标兵,那样,分行明年将会下达繁重的经营任务,甚至安排我去开拓新建支行。”
“合格和优秀都可接受,若无法达到优秀,合格即可。而二者间,意味着支付更多的"冲时点"费,而不带来超额奖金。”吴闻补充。
两弊相权取其轻
“盯住出纳,必要时,哪怕拔密钥,也不能让存款流失。”行长的玩笑,凸显资金大考“保存量”的严峻和激烈。
吴闻服务的网点,有4名对公客户经理和3名零售客户经理。2013年12月31日,他们暂停其他工作,悉数出动,分头“拜访”主要客户单位,确保账面存款不被转出。
吴闻也前往督导巡视。走访的四家公司中,某上市房企最让他“牵肠挂肚”。此前,双方达成“交易”,在房贷额度高度紧张的12月,银行优先为其在售项目的按揭贷款客户安排审批和放款。开发商则在月末向银行转入一笔存款。
对开发商而言,预售收入增加,销售规模扩大,年报更好看。对银行来说,存贷比考核压力得到缓解。
“相比买时点的权宜之计,我们更愿意通过这种表面合规的方法,来完成储蓄任务。”吴闻说。
“不过按规定,取得相应楼盘的销售许可证后,才可办理按揭贷款放款操作。我们打了"擦边球"。” 他说,“在放款环节打个"时间差",或错失可能的存款,这是"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博弈。”
2013年12月31日前收集齐相关的销售许可证,是吴闻对分行放款中心的承诺。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