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自清末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来经历的是在跌宕起伏中渐进演进的曲折之路。1927年至1937年,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即所谓的“黄金十年”,而刚刚从襁褓中走出的中国银行业也借此机遇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参股和人事控制等手段,逐步加强了对银行业的控制,中国银行业慢慢沦为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统治的冰冷工具,对中国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大打折扣。
“黄金十年”期间的中国经济与银行业
在“黄金十年”期间(1927~1937),中国经济较之前的北洋时期有了短暂且较快的发展,整体经济展现出的一幅短暂的美丽图景。南京国民政府发展工业的基本思路是在财政、货币统一的前提下发展国营基础工业,并且积极鼓励扶持民营轻纺工业。同时通过采取裁撤厘金,提高关税,限制外商在华设厂等措施大大减轻了民族工商业的负担。在抗日战争前,国民党的官僚资本已完全进入产业部门并控制了一批影响全国经济的重工业企业,同时通过采取以国家银行贷款方式逐步向私营轻工业企业渗透,当时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便被收为国营。从1927年到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府)不断强化了其对包括国家银行和私人银行在内的整体银行业的控制力,1935年是一个明显的界标。在此之前的1927~1935年,在独自兴盛的银行业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在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上有了复苏和成长的迹象。但随着中央政府对国家银行和私营银行的进一步控制,中国当时的银行业渐渐沦为南京政府官僚资本主义敛财的工具和扰乱经济秩序的罪魁。在之前的北洋政府末期,私营银行(商业化经营的银行)的总体实力已经超过以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为代表的国家银行体系。截至1926年,全国范围内主要银行的存款余额达到了9.35亿元。私营银行“南三北四”的存款额达到了2.4亿元,占到了全国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逐步用商股稀释了北洋政府在两行的官股比例,实则已经脱离了北洋政府的控制……(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4年第03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