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2】作业成本计算
一、作业的认定和分类
(一)作业的认定
作业的认定,就是对每项消耗企业资源的作业进行定义,识别每项作业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与其他作业的区别,以及每项作业与耗用资源的联系。
(二)作业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作业是按其产出方式来进行分类的。按作业的产出方式进行分类,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可以分成四类:
1.产量级作业;
2.批次级作业;
3.品种级作业;
4.生产维持级作业。
二、建立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
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是很复杂的,往往由十几项、上百项,甚至数百项作业组成。如果按照每项作业归集成本,计算分配率,固然可以更加精确地将成本追溯到有关产品,但是,会使成本计算工作不胜其烦。这样一来,采用作业成本法本身的成本会很高,甚至会大大超过实施作业成本法所带来的好处。因此,需要在作业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同类项”的工作,建立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以减少计算作业成本和分配率的工作。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是实施作业成本法中的重要工作。
(一)建立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的基本方法
建立作业同质组也就是在作业按产出方式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按作业动因分类,将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按一定要求合并在一起。建立同质成本库就是将同质组内各项作业的成本归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成本集合。建立同质组和相应的成本库后,即可把同质组内的各项作业视同为一项作业,使用同一个作业动因,将成本库内的全部成本分配给有关产品。因此,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必须属于同一类作业;
第二个条件是对于不同产品来说,有着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
(二)检查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的相关程度
建立作业同质组和作业成本库之后,该成本库中的成本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此时,就需要通过分析选择与作业成本相关程度最大的因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的分配标准——作业动因。
具体的计算涉及如下指标:
【提示】需要指出,计算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所需要的有关历史数据,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可能无法提供,因而,在实施作业成本法之初,难以计算这两项指标。但是,实施作业成本法后这方面的数据很容易取得。一旦取得相关数据后,应立即进行计算。并根据两个系数的计算结果,决定是否改变所选择的作业动因。
如果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均比较低,则说明所选择的作业动因不是引起总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或者说作业动因与作业总成本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可能存在着其他更能直接影响作业总成本变动的作业动因。因此,在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较低的情况下,应重新考虑使用其他作业动因作为成本分配的基础。
为此,卡普兰教授将作业动因分为三类:即业务动因、持续动因和强度动因。
在上述三类作业动因中,业务动因的精确度最差,但其执行成本最低;强度动因的精确度最高,但其执行成本最昂贵;而持续动因的精确度和成本则居中。
【提示】需要指出,计算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所需要的有关历史数据,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可能无法提供,因而,在实施作业成本法之初,难以计算这两项指标。但是,实施作业成本法后者方面的数据很容易取得。一旦取得相关数据后,应立即进行计算。并根据两个系数的计算结果,决定是否改变所选择的作业动因。
【例·多选题】下列关于作业动因精确度与执行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持续动因的精确度最高,但其执行成本最昂贵
B.持续动因的精确度和执行成本居中
C.强度动因的精确度最高,但其执行成本最昂贵
D.业务动因的精确度最差,但其执行成本最低
『正确答案』BCD
【例·多选题】下列关于业务动因、持续动因和强度动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业务动因的假设前提是,执行每次作业的成本(包括耗用的时间和单位时间耗用的资源)相等
B.持续动因的假设前提是,执行作业的单位时间内耗用的资源是相等的
C.强度动因一般适用于某一特殊订单或某种新产品试制等
D.业务动因的精确度最差,但其执行成本最低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