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本网站所发布内容为转载资讯,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内容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凡私自告知添加联系方式、保证无条件入职、收取各种费用等信息,请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上当受骗造成各种损失。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
首先要区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的重要性”,审计的重要性是指本次审计事项是否重要。“审计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重要性”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审计重要性水平是指从金额(数量)上来衡量审计重要性。
一、审计重要性的定义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报表使用者角度定义)
重要性就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总体能够容忍最大错报。(注册会计师角度)
对重要性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判断一项错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
(2)重要性受到错报的性质或者数量的影响,或者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
(3)判断一个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将使用者作为一个群体对共同性的财务信息的需求来考虑的。
(4)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
(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二、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未被查出,导致审计意见错误的可能性既有客户方面的原因,也有审计人员方面的原因(如下图):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高的鉴证业务,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应当足够低,以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合理保证所审计财务报表不含有重大错报。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一)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因此,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类别 |
固有风险 |
控制风险 |
检查风险 |
概念 |
又称内在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 |
又称制度风险,控制风险是指某项认定发生了重大错报,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而该错报没有被企业的内部控制及时防止、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 |
又称测试风险,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
特性 |
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的,但可以评估 |
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的,但可以评估 |
注册会计师可以控制 |
证据量 |
评估的固有风险越高,则所需的审计证据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
评估的控制风险越高,则所需的审计证据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则所需的审计证据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
原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二)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相互关系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1)从定量的角度看,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如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模型的变化: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检查风险确定的步骤为:
【提示】审计风险模型中的审计风险是指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这一风险水平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就应确定。
(2)从定性的角度看,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换言之,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尽量将检查风险降低,以便使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100%-(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对实质性程序的可靠性要求
各风险之间及各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情况 |
审计风险(可接受的水平) |
重大错报风险 |
检查风险 |
证据数量 |
1 |
一定(低) |
低 |
高 |
少 |
2 |
一定(低) |
中 |
中 |
中 |
3 |
一定(低) |
高 |
低 |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