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银行资产规模论英雄
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都非常看重资产规模,原因很简单,资产运用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加之,社会对信贷的强劲需求以及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加剧了资产规模扩张。
“大银行”情结也是银行推崇资产的重要因素。在“大银行”目标的驱使下,一些银行热衷于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跑马圈地,热衷于再融资、资产与负债的交互扩张,热衷于对存款、贷款规模的考核,热衷于构筑垂直的管理体系,千方百计变成大银行。但是,这种发展理念并不适应多层次经济发展的需要,也隐含着一定的风险。
适度追求资产增长无可厚非。这些年来,伴随经济高速增长,我国银行业资产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十年来,银行资产更是一年一个台阶。2003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276394亿元,2012年底为133.6万亿元,年均增长19%左右。我国银行业的国际排名也迅速提升。近期,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了2013年度全球银行排名,我国有许多银行位列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进入全球资产排名前25位,其中工商银行在2012年首进前三之后,2013年位列千家银行榜首。这种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金融经济改革的深化。
大固然可喜,小同样美丽。不唯规模论英雄,就是要求我国银行业适应我国结构性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以及现代银行发展趋势,追求适度的可持续资产增长,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内涵,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大型化、全国化、国际化不是所有银行的必由之路,对多数中小银行,不应盲目走大型银行之路,而应坚定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我国银行资产的快速增长有着深刻的历史和体制背景,带有一定的脆弱性。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为银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适时的金融改革有效释放了银行活力和潜力;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带来的流动性环境,助推了银行资产的扩张;资本市场的不充分使银行同时充当了提供长期资本和短期融通的功能。所有这些会随着经济调整和改革深化而相应改变。
追求适度的资产规模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虽然我国银行业仍处于良好的战略机遇期和成长期,但银行业发展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了新变化。无论国际经济还是国内经济都处于调整和平衡之中,我国经济仍面临诸多矛盾和壁垒。中央已明确,不以GDP增长论英雄,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应;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重构资本、债务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式理应进行调整。
银行资产扩张隐含着风险。金融市场曾出现的流动性紧张已经警示:不能指望不断融资和扩大理财产品规模,交互扩张银行资产负债规模,而应构筑稳健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既是银行业的责任和使命,也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未来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应打破“大而不倒”的迷思,使所有银行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责任主体,并认识到:只有改进银行治理,改善资本结构,才能提高资本对风险的抵御和缓释能力;只有加强资产结构的调整,降低长期资产比重,增强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匹配性,才能基业常青;只有加强市场纪律约束,改善微观机制,才能适应利率、汇率等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银行对资产规模的追逐也有着深刻的体制原因。经济发展过于倚重银行,银行利润过于依赖利差收入,银行发展缺乏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对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的管制,利率非完全市场化以及金融管制过多,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资产的扩张。因此,必须加快改革,为银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