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洋
近几年,关于“影子银行”发展以及其潜在的金融风险,屡屡成为市场各方讨论的焦点。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到底有多大,至今尚没有较为准确的数字。各界对此争论较多,其中既有透明度、可识别性等原因,当然也有定义的差别,由此带来了相应统计困难或差异。尤其是在“影子银行”的统计中,关于银行理财到底是否计入,一直有不同声音。不过央行行长周小川“总体规模不大”的判断,或许可以给相关争论画上句号。此前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也曾明确表示,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银行理财业务有严格独立的监管政策框架,法律关系明确,流动性风险整体可控,不涉及高杠杆操作。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国内银行理财业务不应属于“影子银行”。
当然,尽管中国“影子银行”总体规模不大,相关风险也尚处于可控状态,但这绝非表明,有关部门对潜在风险可以掉以轻心。各方必须辩证看待“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正视其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同时要对相关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并加以“谨慎应对”。
之所以要对中国“影子银行”加以谨慎应对,是因为“影子银行”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也不例外。正是由于大量的融资需求无法在银行渠道得到满足,才不得不寻求其他的融资方式,而“影子银行”恰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和结果,“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正规体系对金融服务提供的不足,有效地改善了金融的服务效率。从国内看,近几年,在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时,由于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一些市场主体在信贷资源可获得上存在诸多障碍,因此转而“借道”各种各样的“影子银行”渠道。可以说,“影子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之所以要对中国“影子银行”加以谨慎应对,是由于“影子银行”具有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创新与风险始终是一对孪生兄弟,“影子银行”迈着创新的步伐迅速增长时,也给金融系统埋下了隐患,一旦发生失控也完全可能会形成系统性的风险,甚至会威胁到整个银行体系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就扮演了重要的导火索角色。也就是说,“影子银行”在给实体经济提供了必要的信贷补充支持的同时,其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也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并成为上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正是由于“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增长更加快速,并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影子银行”产品规模增长,是当前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隐忧。
之所以要对中国“影子银行”加以谨慎应对,还取决于“影子银行”的增速。其近期增长较快,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大小与相关定义尚存争议,但增速较快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由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的调整,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业等的融资受到限制,但这些领域近几年依然发展较快,原因就在于“影子银行”,并由此相应加速了部分“影子银行”的快速膨胀。“影子银行”的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当前经济高杠杆,使当前债务占GDP比例进一步上升,而这已经引起政府重视。
因此,对于当前快速增长的“影子银行”,要辩证看待,既不能谈虎色变,将其完全“关进笼子”,也不能任其过度膨胀,肆意扩张。如何更好地“谨慎应对”,自然为各方期待。一方面,要参照和学习国际经验教训,对“影子银行”实行有效监管。即通过审慎监管使“影子银行”发展透明化和规范化,在服务实体经济,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控制好相关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