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热推高收益理财产品揽储 实际情况较去年略差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各大银行为了回笼资金,把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推到高点,但今年揽储情况并不乐观,不仅有银行与银行之间竞争揽储,还有互联网金融的“搅局”。
正是销售旺季 较高收益、较低风险吸引市民
年底,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疯涨,大型国有银行中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达到5.8%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等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在6.5%以上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超过7%。此外,记者在对比多家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发现,银行年底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大部分虽定位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但平均风险评级为二级,多为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银行存款等资金投向。较高收益、较低风险,吸引了很多市民。
“如果要买理财产品,最好每天上午10点以前来网点购买。”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某营业点个人业务顾问蒋女士表示,现在正是银行销售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旺季,建行的理财产品每天都是在网上统一发售,很快就被抢光了,要是市民有购买需求,必须提前咨询、提早购买。
效果不好估计 因银行竞争+互联网金融“搅局”
“近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已经达到了最高峰,销售情况还不错。但是据我所知,各银行销售情况并未好于去年同期,甚至还差一些,揽储的实际效果不是很好估计。”一位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向记者透露。在他看来,银行与银行之间竞争揽储,还有互联网金融前来“搅局”,让各大银行受到了夹击。银行的实际揽储情况,还要看春节前期会不会有所上升。
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巨头联手基金公司推出理财产品之后,互联网金融集体爆发。去年6月13日上线的余额宝,仅用一个月时间,资产规模竟超过了100亿元,年化预期收益率均在6%以上;12月25日,网易推出“添金计划”,这款理财计划年化预期收益率均在8%-10%。据业内人士透露,互联网金融最大卖点是收益远超活期存款,这恰恰是银行最大的软肋。
专家建议:分清理财产品类别对准下手
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常见的有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二是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以银行发行为主;三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主要分为银行理财产品和证券投资理财产品。
专家表示,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理财产品适合于普通市民投资选择,风险小,收益相对也小;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没有相关的投资知识,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选择投资。
蒋女士向记者透露,根据银监会的规定,银行理财产品最低5万元起售,有一定的投资门槛。对于资金较少的投资者来说,年底时可申购货币基金,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获得不错的收益。成都晚报见习记者 沈文琦